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明朝的特殊行业发展(明朝的特殊行业发展现状)

2023-11-18 8988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明朝后期在棉织等行业中出现的新经营方式
  2. 中国明朝中叶发展如何
  3. 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家庭手工业。注重交流开放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17世纪的苏州纺织业史料中经常出现,明朝后期在棉织等行业中出现的新经营方式明显为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手工业的工匠增多,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商业也日趋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也随之产生。

  

1、到明中叶的嘉庆、万历年间,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期是明从盛转衰关键,阶级矛盾尖锐,中等规模的农民暴动不断发生,与此同时,民族矛盾逐步显露,边境少数民族崛起,扰乱边防,倭寇和海盗乘火打劫,沿海地区不得安宁,矛盾错综复杂。与此同时,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

  

2、农业方面,传统的粮食作物稻、菽、麦、稷、黍五大类继续发展,品种不断增加,双季稻获得较大发展。玉米、番薯等新作物的引入和传布,为粮食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3、经济作物广泛种植,棉花在江苏、浙江、河北。桑叶种植业在浙西地区蓬勃兴起。甘蔗种植盛行于福建、广东和四川。染料作物如蓝靛,在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普遍种植。油料作物如花生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已普遍种植。烟草于万历年间从吕宋引进到闽广,在明朝后期成为福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作物品种的增多,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明朝中期农民经济商品化倾向发展进一步加强。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市镇兴起,白银取代明朝政府法定钞币,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

  

5、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土地买卖更加频繁,田底权与田面权的分割和独立转移,成了土地买卖的一种主要方式。农民内部日益分化,租佃经营成了主要的生产关系。在明朝嘉靖二十九年的时候,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嘉靖皇帝,已经稳稳当当的做了二十九年的皇帝。年轻的嘉靖皇帝在即位初期,励精图治驱除弊政,国家几乎有了中兴的气象。但如今的嘉靖皇帝,只不过是一个成天求仙问道的油腻中年男人,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魄力和雄心壮志。这并不奇怪,因为明王朝依然非常强大。只是让嘉靖皇帝和大部分明朝臣子没有想到的是,当明朝出现中兴曙光之时,北方也出现了一代雄主,俺答汗。

  

6、这一年的六月,一支蒙古骑兵南下,和以往小股队伍骚扰边境不同的是,这次来的是蒙古军队的主力,足有十万人之多。蒙古大军浩浩荡荡,毫无预兆的出现在大同以北的地方,已经兵临城下。这时候,驻守大同的是明朝大将仇鸾。这位靠着严嵩才飞黄腾达的边关将领,没有一点和蒙古骑兵大战的勇气。立刻表示,只要蒙古大军不进攻大同,其他地方随便走,我这里绝不阻拦。

  

7、于是,明王朝九边之一的大同成了一个摆设,蒙古大军绕开大同,从古北口直捣京城,一路烧杀抢掠,横扫北京城外顺义、怀柔、通州等地,一路疯狂攻击京城以外的老百姓,史料记载,这次蒙古的军事行动,残杀人畜二百余万,直接打到了北京宣武门附近。整个明朝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无兵可用。十万蒙古军队,绕着京城,烧杀抢掠一月之久,这才满载而归,大摇大摆的回到了蒙古老家。而在回归途中,也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攻击。

  

8、这是明王朝仅次于土木堡之变的第二大耻辱,史称庚戍之变,又称庚戍之耻。而这场耻辱事件,却又显得无比诡异。俺答汗来的诡异,明朝的兵将表现得诡异,结果也非常诡异。整个事件,都透露着一种匪夷所思的奇怪味道。

  

9、很显然,俺答汗并不像灭亡明朝,也不想打破北京城,如果他真的有如此野心,按照明朝将领的表现,这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俺答汗的行为,似乎只是为了抢劫一番而已。但这种抢劫,透露太多信号。

  

10、从史料记载看:俺答汗的这次军事行动,只想要两个结果,一个是“封贡”一个是“互市”。从嘉靖十三年开始,俺答汗就开始不遗余力的像明王朝示好,希望能够的得到册封,能够有资格向明王朝进贡。而嘉靖皇帝,无一例外的拒绝了。于是,才有了俺答汗这次出乎意料的军事行动。

  

11、问题就出在这里,按照俺答汗的说法,他非常想要向明王朝进贡,并且希望得到册封。这是一件很值得深思的事情。在中国古代,万国来朝是一个朝代盛世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因此,几乎所有朝代,都不会反对他国进贡,在明朝初期,不断地接受朝贡,不断的册封各种各样的官职,来维系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这种表面上的盛世以及名义上的万国来朝,明王朝却要付出难以启齿的代价。

  

12、明王朝从建国开始,对于明朝以外的国家,都处于一种“宽严皆误”的尴尬局面,朱元璋、朱棣时代,大规模进攻北方势力,一度横扫漠北,但这种打法,就如同打地鼠一般,打掉一个,又冒出来一个,明王朝不断地征讨,却始终无法彻底解决北方的威胁。而对于外交,明王朝有了七下西洋的壮举,却发现这种外交的消耗,远超过自己的预期,国力受到严重的削弱。

  

13、郑和的七下西洋,绝不是一次单纯意义上的对外贸易,和五十多年后的迪亚士、达伽马这些人的目的不同,外交的目的远高于贸易的目的,因此,耗费巨资的七下西洋,并没有给明王朝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反而让明王朝不堪重负。

  

14、这是明王朝在光鲜亮丽背后的苦水,而这样的苦水,又只能明王朝自己去吞,因此,明朝的皇帝在禁海和开海之间不断徘徊,纠结于如何更好的对外交往。“封贡”就是这种纠结的产物。

  

15、简而言之,如果外国可以进贡,这就意味着,他们有和明王朝发生贸易关系的可能,而有了封号,就是将这种可能合法化。渴望获得明朝财富的各个国家,都希望和明王朝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俺答汗也不例外。只是因为自己的前辈,在土木堡之战和北京保卫战中,让明王朝连续遭受奇耻大辱。因此,嘉靖皇帝对俺答汗以及蒙古国是区别对待的。

  

16、这种区别对待,更像是一种贸易战。明王朝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江山铸造的铁桶一般,因为土地肥沃、科技发达、人口众多,明朝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因此,对外贸易对于明朝而言,非常不重要,甚至可以忽视。

  

17、可对于蒙古而言,这种贸易战是致命的。蒙古国的经济结构太过单一,急需要明朝的丝绸布匹以及铁器。而面对着庞然大物的明朝,俺答汗并没有太多把握战胜,也不想和明朝闹翻。他只是单纯意义想要获得和明王朝正常边境贸易的权力。于是,这场军事行动爆发了。

  

18、一方面渴望贸易,另一方面无视贸易,这像极了几百年后的鸦片战争。但从当时的情况看,明王朝拒绝边境贸易,实际上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这根源在于,明王朝在边境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19、按照正常思维模式看,蒙古人渴望的东西,是他们生活必须的东西,而蒙古人有的东西,比如牛羊马匹,是中原王朝可有可无的东西,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明王朝都会在这场国际贸易中,获得主动权。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东西要和生产力挂钩的。而在当时的生产力情况下,明王朝是没有太多国际贸易的优势的。

  

20、在明朝陈汝锜《甘露园短书》中记载:万历二十五年的时候,龙凤袍共5450匹,需要织布机534张,织布匠534名,挽花匠,1620名,其他如挑花络丝打线的,4300多人,而且这些还不够,又增加了350张织布机,织布匠350人,挽花匠750人。这还只是一个省的织布局的耗费。

  

21、如果说龙凤袍做工要求高,其实,普通的丝绸,也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据史料记载,一个人要织一件五丈长的袍料,需要270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明朝,这些丝绸布匹,即使有织布机的帮助,也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2、而这还不是全部,明朝主要的丝绸布匹生产地是江南,而开放互市的地方是北方边境,明王朝如果要和蒙古人进行国际贸易,就不得不从江南运送大量丝绸布匹,一路舟车转运,才运到边境。这里面又是一次巨大的耗费。

  

23、相比之下,蒙古的马匹牛羊,反而成本低很多,长城以北广阔地区,全部都可以放牧,而且放牧成本很低,又是蒙古人非常擅长的。因此,他们的投入远低于明王朝的投入。那么,有人要问,如果开放马匹市场,明王朝会拥有大量的优良马匹,到时候打回去不久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24、还是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普通马和战马是有区别的,而且,养一个骑兵,是一件非常花钱的事情,从汉书中记载可以看出来,汉王朝养一个骑兵,需要十户中产人家一年的赋税。而且这样的耗费,并不能保证这些骑兵具备作战条件。

  

25、嘉靖皇帝的确是一个很聪明的皇帝,他选择了一种非常保守的方式,来解决明朝面临的贸易上的巨大困境。不得不选择闭关锁国这样的策略,来保证明朝的稳定发展。这种苦衷,恐怕只有明王朝自己能够理解。

  

26、庚戍之变的爆发,让嘉靖皇帝的想法破灭,迫于蒙古人的威势,明王朝不得不同意了俺答汗“封贡”和“互市”的请求,但这种情况只持续了一年,明王朝再次中止互市。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明王朝刚烈的性格,嘉靖皇帝以为这种城下之盟是奇耻大辱。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明王朝在互市中非但没有沾到便宜,反而消耗了大量的国力。

  

27、明王朝如果从现代人的角度看,庚戍之变,实际上是一场贸易之战。明王朝无力维系万国来朝的局面,无法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太大的优势,只能采取闭关锁国的态度,来维系明王朝内部的稳定。在庚戍之变后,明王朝继续打造铁桶般的王朝。而偏偏这个时候,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中国出现。人们开始渴望对外贸易,因此,在庚戍之变后,倭寇之乱在江南也愈演愈烈,成了明王朝有一个心腹大患。可以说,明王朝的闭关锁国,让明朝的国祚得以延续,却让整个中国失去脱胎换骨的机会。

  

28、嘉靖以后,明王朝在对外贸易方面,依然态度暧昧,朝廷依旧不愿意大量的开放海禁,中途虽然有隆庆开海,但很快就再次禁止。对于民间贸易,明王朝是持打压态度,对于官方贸易,明王朝也严令禁止。但对于某些贸易,明王朝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那就是军火贸易。

  

1、在农业增长和发展的同时,明中后期的手工业,尤其是民间手工业高度发展,无论行业种类、数量、规模、产量,还是工具、生产技术、质量经营方式等都有很大提高。

  

2、作为明代最为重要的手工行业纺织业,生产工具较前大有改进。

  

3、1明代手工业进步最有代表性的是棉织业。

  

4、2明代手工业进步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嘉靖万历年间民营手工业渐居于主要地位。

  

5、3与此相应,明代官营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匠役制度出现互解现象。

  

6、在手工业方面,冶铁、铸铁和制瓷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当时全国产铁

  

7、的地区共达一百余处,在河北遵化、山西阳城、广东佛山、福建尤溪等地已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冶铁、铸铁业。铁炉用盐泥砌成,大部分已用煤炭为原料。遵化的铁炉深一丈二尺,每炉可熔矿砂两千多斤。景德镇宫窑的制瓷业,有五十八座,而民窑已超过了九百座,民窑所烧造的薄胎纯白器、青花以及各种颜色釉等都能与官窑媲美,甚至还超过官窑的水平③。突出地反映了手工业生产水平和卓越技巧的是当时最发达的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明代,“花楼机”的构造比过去更为复杂。弘治时,福建的机匠已改用了新式的织机,叫作“改机”。万历时,嘉兴濮院镇的机匠也把原有的土机改为新式的“纱绸机”。在明末苏州的市场上,作为商品贩卖的织机就有绫、绢、纱、罗、绸、布六种之多,织出的成品更是巧变百出,花色日新④。

  

8、棉纺织业的生产工具比以前也大有改进,出现了脚踏纺车和装脚的搅

  

9、车。元朝的弹弓用竹弓绳弦,到这时已改为以木为弓,以腊丝为弦。元朝的纺车容三繀,这时已有容四繀、五繀的纺车。搅车的式样很多,专供轧花去子之用,元朝一般用两人,这时改用一人,其生产量可当三人,勺容式的搅车和大仓式的搅车一人可当四人。在明代,棉纺织业已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也是当时产量最多销路最广阔的手工业。棉纺织业的发展对经济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尽管棉纺织业的产品主要还是由农民一家一户一手一足的进行操作,但是涓滴成泉,仅在松江一地每人每天可织一匹,积聚起来,就能够“日

  

10、出万匹”。所以明朝人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清朝年间,广东冶铁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当时,广东的冶铁业代表是广州府南海县佛山镇(今广东佛山)。塘(在嘉善县纱”之谣。

明朝的特殊行业发展(明朝的特殊行业发展现状)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