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发展活力评价指标(行业发展活力评价指标包括)

2023-11-16 9533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职业发展需求分析应该怎么写呢
  2. 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对振新港区活力的意义
  3. 消费水平指标评价体系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即使当不了将军也要能够从将军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做一个更好的有可能成为将军的士兵.

  

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经理是我的职业发展目标.我想做的是改善目前混乱的管理现状,特别是关注几乎被彻底漠视的员工的需求,让企业中的每个人尽可能地发挥所长,帮助他们快乐地工作和生活,让企业成为令人尊敬的企业.听起来很像政客的宣言是吗?但是现在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因为就目前来说,我也是被漠视的一员,而且生活在一群被漠视的人中间.既然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那么要改变自己和别人的现状就只能够从自己的努力开始.有句话怎么说的?如果对一个组织不满意,最好的办法是爬到顶端,然后改变它.

  

有位叫苏青的作者写了《人力资源经理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一文,按它的脉络,分析一下:

  

一)公正、忠信、坚定勇敢的意志力。

  

公正忠信没有问题.因为本人由于懒及胆小怕事,总是按规则办事,如果现在还有君主一类的东东,应该会是属于愚忠的那一类人.但这又对坚定勇敢的意志力形成了威胁,所以我最担心的是我顶不住压力,特别是来自上层的不正确的意见,会让我很挣扎很痛苦.那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办法,只能指望有一条退路,然后无欲则钢,看看能坏到哪去.

  

二)对人性的正确、全面的了解以及广博的知识。

  

这点十分之欠缺,因为容易看到恶的一面,又嫌人际交往太过麻烦,最根本的还是没有开放的心态,所以与人交往不多,由此带来的认识就片面\偏向\阴暗.广博的知识勉勉强强,因为兴趣爱好多到了没有兴趣的地步,所以啥都有一点,不过不深.这是不好的.所以以后要多接触一些人,试着了解他们.

  

三、亲和力和优秀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保守有余,活力不足.我的朋友说我一开始接触时看起来严肃,只有熟了以后才会谈到一起,这应该是亲和力不足的表现.不过待人诚恳也是别人对我的评价.改进?参见上一条.

  

四、实现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专业能力

  

1.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完整规划没做过,基础分析做得多)和人力资源管理手册设计(基本可以完成)的能力。

  

2.职位分析(没有做过,止于知道)和绩效考核管理(指标设定不行,因为对业务生疏了)能力。

  

3.薪酬与福利管理能力。一直在做的,执行OK,没有做过设计.

  

4.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能力。(些许培训经验,但是在职业发展与培训结合方面虽然关注,不过没有实际行动,应该成为努力方向)

  

5.人事制度管理能力。 OK.因为现在俨然是员工首选制度咨询师.

  

当然,作为人力资源经理还应具备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力(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兴趣或爱好)等其它素质能力。

  

经过这样总的分析,要实现我的职业目标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

  

1、性格上的缺陷:脆弱、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保守。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在实在没法改变的情况下,要把缺点变成特点。随着时间的打磨,我相信自己。

  

2、专业能力的上欠缺:对业务方面了解不够,特别是对各个岗位的了解仅限于道听途说,没有一手的认知。在本专业内,只限于一些低层次的工作,而且 PM对我的认同也只是因为工作量大,但又没有误太多的事而已。这样以苦劳获取的评价不是我所希望的。我相信渡过这一段人手奇缺的时期,我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做那些没有做过的难度大一些的工作。

  

3、具体实行上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变数:一是经过测算,工作量大占用时间长的情况在未来的三个月内不会有所改变,每天加班三小时?可能家庭方面会出现问题;二是缺乏指导,PM没有训练人的习惯、公司也没有这样的机制,但这也不能怪他们,否则的话我怎么会有我的政客宣言呢?这点自己解决;三是有可能会有不希望的PM的变更,Oh my God!那样的人成为我的上级?也许会使我的职业发展目标要绕好大弯才能实现或者被迫作出改变,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条条大路通罗马!

  

3、主动承接不熟悉的领域内的工作。

  

对初创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酝酿中的项目,往往很模糊,通过制订创业计划书,把正反理由都书写下来。见后再逐条推敲。创业者这样就能对这一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创业计划书首先是把计划中要创立的企业推销给了创业者自己。

  

其次,创业计划书还能帮助把计划中的风险企业推销给风险投资家,公司创业计划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筹集资金。因此,创业计划书必须要说明:

  

(1)创办企业的目的——为什么要冒风险,花精力、时间、资源、资金去创办风险企业?

  

(2)创办企业所需多少资金?为什么要这么多的钱?为什么投资人值得为此注入资金?对已建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定下比较具体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业的出资者以及供应商、销售商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说服出资者(原有的或新来的)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创业计划书将是创业者所写的商业文件中最主要的一个。那么,如何制订创业计划书呢?

  

那些既不能给投资者以充分的信息也不能使投资者激动起来的创业计划书,其最终结果只能是被扔进垃圾箱里。为了确保创业计划书能“击中目标”,创业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在创业计划书中,应提供所有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关的细节,包括企业所实施的所有调查。这些问题包括:产品正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它的独特性怎样?企业分销产品的方法是什么?谁会使用企业的产品,为什么?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多少,售价是多少?企业发展新的现代化产品的计划是什么?把出资者拉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来,这样出资者就会和创业者一样对产品有兴趣。在创业计划书中,企业家应尽量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每件事——商品及其属性的定义对企业家来说是非常明确的,但其他人却不一定清楚它们的含义。制订创业计划书的目的不仅是要出资者相信企业的产品会在世界上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要使他们相信企业有证明它的论据。创业计划书对产品的阐述,要让出资者感到:“噢,这种产品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鼓舞啊!”

  

在创业计划书中,创业者应细致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对手都是谁?他们的产品是如何工作的?竞争对手的产品与本企业的产品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竞争对手所采用的营销策略是什么?要明确每个竞争者的销售额,毛利润、收入以及市场份额,然后再讨论本企业相对于每个竞争者所具有的竞争优势,要向投资者展示,顾客偏爱本企业的原因是: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好,送货迅速,定位适中,价格合适等等,创业计划书要使它的读者相信,本企业不仅是行业中的有力竞争者,而且将来还会是确定行业标准的领先者。在创业计划书中,企业家还应阐明竞争者给本企业带来的风险以及本企业所采取的对策。

  

创业计划书要给投资者提供企业对目标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要细致分析经济、地理、职业以及心理等因素对消费者选择购买本企业产品这一行为的影响,以及各个因素所起的作用。创业计划书中还应包括一个主要的营销计划,计划中应列出本企业打算开展广告、促销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的地区,明确每一项活动的预算和收益。创业计划书中还应简述一下企业的销售战略:企业是使用外面的销售代表还是使用内部职员?企业是使用转卖商、分销商还是特许商?企业将提供何种类型的销售培训?此外,创业计划书还应特别关注一下销售中的细节问题。

  

企业的行动计划应该是无解可击的。创业计划书中应该明确下列问题:企业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如何设计生产线,如何组装产品?企业生产需要哪些原料?企业拥有那些生产资源,还需要什么生产资源?生产和设备的成本是多少?企业是买设备还是租设备?解释与产品组装,储存以及发送有关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情况。

  

把一个思想转化为一个成功的风险企业,其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管理才能和多年工作经验,要给投资者这样一种感觉:“看,这支队伍里都有谁!如果这个公司是一支足球队的话,他们就会一直杀入世界杯决赛!”管理者的职能就是计划,组织,控制和指导公司实现目标的行动。在创业计划书中,应首先描述一下整个管理队伍及其职责,然而再分别介绍每位管理人员的特殊才能、特点和造诣,细致描述每个管理者将对公司所做的贡献。创业计划书中还应明确管理目标以及组织机构图。

  

创业计划书中的计划摘要也十分重要。它必须能让读者有兴趣并渴望得到更多的信息,它将给读者留下长久的印象。计划摘要将是创业者所写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但却是出资者首先要看的内容,它将从计划中摘录出与筹集资金最相干的细节:包括对公司内部的基本情况,公司的能力以及局限性,公司的竞争对手,营销和财务战略,公司的管理队伍等情况的简明而生动的概括。如果公司是一本书,它就象是这本书的封面,做得好就可以把投资者吸引住。它会风险投资家有这样的印象:“这个公司将会成为行业中的巨人,我已等不及要去读计划的其余部分了。”

  

计划摘要列在创业计划书书的最前面,它是浓缩了的创业计划书的精华。计划摘要涵盖了计划的要点,以求一目了然,以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评审计划并做出判断。

  

计划摘要一般要有包括以下内容:公司介绍;主要产品和业务范围;市场概貌;营销策略;销售计划;生产管理计划;管理者及其组织;财务计划;资金需求状况等。

  

在介绍企业时,首先要说明创办新企业的思路,新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其次,要交待企业现状、过去的背景和企业的经营范围。在这一部分中,要对企业以往的情况做客观的评述,不回避失误。中肯的分析往往更能赢得信任,从而使人容易认同企业的创业计划书。最后,还要介绍一下创业者自己的背景、经历、经验和特长等。企业家的素质对企业的成绩往往起关键性的作用。在这里,企业家应尽量突出自己的优点并表示自己强烈的进取精神,以给投资者留下一个好印象。

  

在计划摘要中,企业还必须要回答下列问题:(1)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经营的性质和范围;(2)企业主要产品的内容;(3)企业的市场在那里,谁是企业的顾客,他们有哪些需求;(4)企业的合伙人、投资人是谁;(5)企业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对企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摘要要尽量简明、生动。特别要详细说明自身企业的不同之处以及企业获取成功的市场因素。如果企业家了解他所做的事情,摘要仅需2页纸就足够了。如果企业家不了解自己正在做什么,摘要就可能要写20页纸以上。因此,有些投资家就依照摘要的长短来“把麦粒从谷壳中挑出来”

  

在进行投资项目评估时,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风险企业的产品、技术或服务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风险企业的产品(服务)能否帮助顾客节约开支,增加收入。因此,产品介绍是创业计划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通常,产品介绍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的概念、性能及特性;主要产品介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过程;发展新产品的计划和成本分析;产品的市场前景预测;产品的品牌和专利。

  

在产品(服务)介绍部分,企业家要对产品(服务)作出详细的说明,说明要准确,也要通俗易懂,使不是专业人员的投资者也能明白。一般的,产品介绍都要附上产品原型、照片或其他介绍。一般地,产品介绍必须要回答以下问题:(1)顾客希望企业的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顾客能从企业的产品中获得什么好处?(2)企业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有哪些优缺点,顾客为什么会选择本企业的产品?(3)企业为自己的产品采取了何种保护措施,企业拥有哪些专利、许可证,或与已申请专利的厂家达成了哪些协议?(4)为什么企业的产品定价可以使企业产生足够的利润,为什么用户会大批量地购买企业的产品?(5)企业采用何种方式去改进产品的质量、性能,企业对发展新产品有哪些计划等等。产品(服务)介绍的内容比较具体,因而写起来相对容易。虽然夸赞自己的产品是推销所必需的,但应该注意,企业所做的每一项承诺都是“一笔债”,都要努力去兑现。要牢记,企业家和投资家所建立的是一种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空口许诺,只能得意于一时。如果企业不能兑现承诺,不能偿还债务,企业的信誉必然要受到极大的损害,因而是真正的企业家所不屑为的。

  

有了产品之后,创业者第二步要做的就是结成一支有战斗力的管理队伍。企业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良好的组织结构则是管理好企业的重要保证。因此,风险投资家会特别注重对管理队伍的评估。

  

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是互补型的,而且要具有团队精神。一个企业必须要具备负责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营销、生产作业管理、企业理财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在创业计划书书中,必须要对主要管理人员加以阐明,介绍他们所具有的能力,他们在本企业中的职务和责任,他们过去的详细经历及背景。此外,在这部分创业计划书书中,还应对公司结构做一简要介绍,包括:公司的组织机构图;各部门的功能与责任;各部门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公司的报酬体系;公司的股东名单,包括认股权、比例和特权;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各位董事的背景资料。

  

当企业要开发一种新产品或向新的市场扩展时,首先就要进行市场预测。如果预测的结果并不乐观,或者预测的可信度让人怀疑,那么投资者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这对多数风险投资家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市场预测首先要对需求进行预测:市场是否存在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需求程度是否可以给企业带来所期望的利益?新的市场规模有多大?需求发展的未来趋向及其状态如何?影响需求都有哪些因素。其次,市场预测还要包括对市场竞争的情况——企业所面对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市场中主要的竞争者有哪些?是否存在有利于本企业产品的市场空档?本企业预计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本企业进入市场会引起竞争者怎样的反应,这些反应对企业会有什么影响?等等。

  

在创业计划书书中,市场预测应包括以下内容:市场现状综述;竞争厂商概览;目标顾客和目标市场;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地位;市场区格和特征等等。风险企业对市场的预测应建立在严密、科学的市场调查基础上。风险企业所面对的市场,本来就有更加变幻不定的、难以捉摸的特点。因此,风险企业应尽量扩大收集信息的范围,重视对环境的预测和采用科学的预测手段和方法。创业者应牢记的是,市场预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对市场错误的认识是企业经营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营销是企业经营中最富挑战性的环节,影响营销策略的主要因素有:(1)消费者的特点;(2)产品的特性;(3)企业自身的状况;(4)市场环境方面的因素。最终影响营销策略的则是营销成本和营销效益因素。在创业计划书中,营销策略应包括以下内容:(1)市场机构和营销渠道的选择;(2)营销队伍和管理;(3)促销计划和广告策略;(4)价格决策。对创业企业来说,由于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低,很难进入其他企业已经稳定的销售渠道中去。因此,企业不得不暂时采取高成本低效益的营销战略,如上门推销,大打商品广告,向批发商和零售商让利,或交给任何愿意经销的企业销售。对发展企业来说,它一方面可以利用原来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发新的销售渠道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创业计划书中的生产制造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制造和技术设备现状;新产品投产计划;技术提升和设备更新的要求;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计划。

  

在寻求资金的过程中,为了增大企业在投资前的评估价值,创业者应尽量使生产制造计划更加详细、可靠。一般地,生产制造计划应回答以下问题:企业生产制造所需的厂房、设备情况如何;怎样保证新产品在进入规模生产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备的引进和安装情况,谁是供应商;生产线的设计与产品组装是怎样的;供货者的前置期和资源的需求量;生产周期标准的制定以及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及其保证措施;质量控制的方法是怎样的;相关的其他问题。

  

财务规划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来做具体分析,其中就包括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的制备。流动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企业在初创或扩张时,对流动资金需要有预先周详的计划和进行过程中的严格控制;损益表反映的是企业的赢利状况,它是企业在一段时间运作后的经营结果;资产负债表则反映在某一时刻的企业状况,投资者可以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得到的比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可能的投资回报率。

  

财务规划一般要包括以下内容:(1)创业计划书的条件假设;(2)预计的资产负债表;预计的损益表;现金收支分析;资金的来源和使用。

  

可以这样说,一份创业计划书概括地提出了在筹资过程中创业者需做的事情,而财务规划则是对创业计划书的支持和说明。因此,一份好的财务规划对评估风险企业所需的资金数量,提高风险企业取得资金的可能性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财务规划准备的不好,会给投资者以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经验的印象,降低风险企业的评估价值,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那么如何制订好财务规划呢?这首先要取决于风险企业的远景规划——是为一个新市场创造一个新产品,还是进入一个财务信息较多的已有市场。

  

着眼于一项新技术或创新产品的创业企业不可能参考现有市场的数据、价格和营销方式。因此,它要自己预测所进入市场的成长速度和可能获得纯利,并把它的设想、管理队伍和财务模型推销给投资者。而准备进入一个已有市场的风险企业则可以很容易地说明整个市场的规模和改进方式。风险企业可以在获得目标市场的信息的基础上,对企业头一年的销售规模进行规划。

  

企业的财务规划应保证和创业计划书的假设相一致。事实上,财务规划和企业的生产计划、人力资源计划、营销计划等都是密不可分的。要完成财务规划,必须要明确下列问题:(1)产品在每一个期间的发出量有多大?(2)什么时候开始产品线扩张?(3)每件产品的生产费用是多少?(4)每件产品的定价是多少?(5)使用什么分销渠道,所预期的成本和利润是多少?(6)需要雇佣那几种类型的人?(7)雇佣何时开始,工资预算是多少?等等。

  

在创业计划书写完之后,创业者最好再对计划书检查一遍,看一下该计划书是否能准确回答投资者的疑问,争取投资者对本企业的信心。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划书加以检查:

  

1.你的创业计划书书是否显示出你具有管理公司的经验。如果你自己缺乏能力去管理公司,那么一定要明确地说明,你已经雇了一位经营大师来管理你的公司。

  

2.你的创业计划书书是否显示了你有能力偿还借款。要保证给预期的投资者提供一份完整的比率分析。

  

3.你的创业计划书书是否显示出你已进行过完整的市场分析。要让投资者坚信你在计划书中阐明的产品需求量是确实的。

  

4.你的创业计划书书是否容易被投资者所领会。创业计划书书应该备有索引和目录,以便投资者可以较容易地查阅各个章节。此外,还应保证目录中的信息流是有逻辑的和现实的。

  

5.你的创业计划书书中是否有计划摘要并放在了最前面,计划摘要相当于公司创业计划书书的封面,投资者首先会看它。为了保持投资者的兴趣,计划摘要应写的引人入胜。

  

6.你的创业计划书书是否在文法上全部正确。如果你不能保证,那么最好请人帮你检查一下。计划书的拼写错误和排印错误能很快就使企业家的机会丧失。

  

7.你的创业计划书书能否打消投资者对产品/服务的疑虑。如果需要,你可以准备一件产品模型。创业计划书中的各个方面都会对筹资的成功与否有影响。因此,如果你对你的创业计划书缺乏成功的信心,那么最好去查阅一下计划书编写指南或向专门的顾问请教。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涌现出不少涉海产业园区。以园区为核心引导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海洋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确有其重要意义,作者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海洋产业园区的优势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生产组织方式的广泛应用使得大范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可能,海洋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以园区为核心引导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海洋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对于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动力,拓展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都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关联广泛的特点,链条式、集群化发展能够更好地产生规模效应,提高创新速度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促进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方式方法可以分成许多种,但归类的话,无外乎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类。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是指产业发展进程中围绕核心要素,以企业集聚发展为基础,自发形成产业集群。如,在山东、浙江、福建等海域面积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充分利用海域资源,吸引苗种繁育、高效养殖、饵料和药物制造等海洋产业链相关环节的集聚,逐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则是政府根据产业发展前景,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等手段,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要素集聚,逐渐发展起来相应的产业集群。我国涉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属于这一类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在产业增长速度、市场占有率和生产效率方面将产生较强的正面影响,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一是产生集聚效应。具有共同生产要求的企业共享各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节约原料消耗和生产成本,加快新技术的推广扩散。二是提高专业化水平,进而提高经营效率。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环节完善、功能齐全的企业功能生态网络,既有利于大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也有利于小企业的经营专业化,提高专业化效率。三是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同类企业集聚在一起,市场信息相对透明,企业间既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便于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强化区域核心竞争力。四是刺激企业创新行为。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集合涉海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中介服务组织,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联结在一起,进行海洋科技研发、产业化等一系列活动和服务,通过相互学习和竞争,提高创新动力和创新效率。如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十二五”期间,在政府引导下,沿海地区已经初步形成几个海洋装备制造业区域中心,对于海洋产业体系的完善发展有重要意义。

  

我国海洋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问题

  

海洋强国战略提出以来,沿海地区涌现了不少涉海产业园区,其中许多园区是当地的产业园区向涉海方向发展。据对沿海地区各地园区名录的初步统计,目前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海洋产业园区200多个,其中涉海国家级产业园区(包括涉海国家级高新区、涉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涉海国家级新区、涉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50多个,海洋特色园区近 200个。这些园区在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海洋经济布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发展特征上看,国家级涉海产业园区主要以海工装备、海洋化工、临港产业集聚发展为主,在我国涉海区域的三大经济圈内形成规模较大、产业实力较强的涉海经济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环渤海地区共有 22个涉海国家级园区,占全国涉海园区总数的 37. 1%,依托这一地区传统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海工装备、海洋化工等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市场竞争力较强。2017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2463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7%。

  

长江三角洲地区共有 11个涉海国家级园区,占全国涉海园区总数的 27.0%,依托当地科教体系发达、开放型经济先进的优势,这一地区形成了临港工业、船舶制造与海洋服务业的重要集聚区域,产业的外向度高,创新能力强。201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22952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6%。

  

珠江三角洲地区共有 18个涉海国家级园区,占全国涉海园区总数的 26.4%,这一片区海洋产业园区起步较晚,产业结构呈现多样化,但海洋广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8156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4%。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国家级海洋产业园区的数量与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大型产业园区在集聚资源要素、培育产业,尤其是创新引领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

  

但总体上讲,我国海洋产业园区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机制还不成熟,从发展模式看,目前主要能够实现的功能有要素集聚、产业整合,部分园区能够初步创新引领,而国外先进的园区已经形成了与城市融合发展,具备产业集聚、文化扩散、资本融通的特征。对比发展阶段和运营管理的差距,我国的海洋产业园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园区布局缺乏统筹规划,呈现类型多样,布局散乱局面。目前,各级地方政府都有权批准设立涉海产业园区,园区的设立及发展方向上缺乏有效统筹,园区布局及产业发展协调性较差,甚至存在园区重叠交叉布局的情形,比如有的市布局了两个以上海洋生物产业园,但发展方向上也没有很好界定。

  

二是园区发展缺乏政策设计。目前国家层面没有制定统一的促进海洋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也没有海洋产业园区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海洋产业园区的单位土地投入及产出强度没有具体的标准规定,园区发展主要依据地方鼓励政策,许多地方园区功能长期不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存在运转效率低下、投入产出强度低、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甚至浪费土地资源的情况。

  

三是园区的特色优势、专业化发展不突出。许多园区在建立之后,大力推行招商引资活动,缺乏科学规划,或者急于项目落地而不遵守规划,有许多海洋特色产业园,发展产业多样,但没有高精尖技术,产业起点定位偏低,有限的土地、资金等优惠条件被低端行业或初级产品稀释。比如,有的海洋生物产业园区集中了大量的水产品加工企业。

  

四是园区内产业发展缺乏内在联系。广泛的内部经济联系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目前,大部分海洋产业园区内企业产业关联度不高,并未形成相互依存的分工协作体系。许多企业进入园区只是为了享受园区的优惠政策,而园区更注重项目落地,园区本身发展所需要的集聚效应并未顾及,因此预期的产业配套体系无法构成,产业综合实力达不到预期目标。许多园区虽然建立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但是不重视中介服务机构的引入,园区内信息流、服务流速度慢,效率低,交易成本高。比如,海洋产业园区大多投融资机制比较单一,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不足,企业融资能力差,交易成本高。

  

海洋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的战略方向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积极培育产业链条,构建企业分工协作、协同发展的内部联系,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海洋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

  

一是不拘泥于地域界限,吸引多方资源,实现融合发展。虽然各产业园区有明确的地域边界,但现代产业体系下的集群发展,需要以开放的思维,把园区与周边地区看做一个整体,推进海洋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体系规划有效衔接,使海洋产业园区功能定位与城市发展合理对接,在基础设施、生产配套等方面,实现园区与周边地区的无缝对接和融合发展,构筑区域一体化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园区的资源配置能力、产业吸纳配套能力、综合成本消化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以优势产业为核心,推进产业链招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对于产业园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海洋产业园区大多为新建园区,有条件聚焦优势产业,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应充分评估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关注并布局优势产业的价值链关键环节及增值环节,以实现整个链条配套、延伸。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构建能够长期回报、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吸引产业发展要素集聚、匹配,促进产业集群的稳定发展。

  

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支撑能力。除了园区基础设施外,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相关企业集合,打造产业生态网络,促进各环节的良好运转。必须重视市场交易、评估、科技服务等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发展;改革创新园区的投融资管理体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进入园区,通过健全金融体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并促进海洋产业园区在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布上更加均衡合理。

  

四是控制生态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安排园区用地用海政策,提高用地用海效率;促进海洋产业园区绿色化发展,鼓励采用现代化节能节水技术、资源再循环技术,实现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低水平供求关系与非对称结构性矛盾

  

我国的文化市场已有"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但是现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一种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对称结构性矛盾的状况之中。

  

从绝对值来看,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需要与文化产业部门的供给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出入。

  

从需求方面说,2000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49美元,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准的恩格尔系数也降至50%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统计的,与文化相关的旅游、娱乐和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服务、通讯等项消费总计949元,占到可支配收入约19%。按照我国目前大约有4亿城镇人口计算,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大约有379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253元,人均消费支出中通讯和文教娱乐类支出280元,总计达到2520亿元。这样算下来,我国与文化相关的消费需求应该在6000至6500亿之间(6314亿元)。

  

从供给方面看,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汇总,我们的文化产业各行业近年来(1998或1999年)进入统计的产值大约是6000多亿(1998年6240亿),其中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1812.9亿元(1998年),国内旅游收入2831.92亿,图书报刊355亿元,邮电通讯是1235.1亿元(1998年),音像制品12.7亿。(广告业等尚未计入。

  

以上两个大致相符的数字不过是分别从供需两个方面描绘了我国文化市场的规模,却还无法得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可以令人满意的结论。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场的现状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况,由于还存在着各种体制性问题,所以它还只是一个存在结构性矛盾的、非对称性的平衡。

  

根据国际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时,消费支出中吃穿用类比重大大下降,住房类基本不变,而文化精神消费类支出开始大大上升;第三产业应该占到GDP总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类产品的产值所占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国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产业的比例(33.2%)低于这个标准达6个百分点,其总量大约是5000亿人民币。尽管我们可以去除由于消费习惯和体制因素而出现的误差,并去除可能用于非文化类消费的支出(如医疗等),余量也应该有3000至4000亿人民币。

  

对于这3000至4000亿人民币的市场空缺应该做如何理解?

  

一种解释是,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被大大压抑了,因此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成长。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说,根据我国文化产业部门各种散见的数字,我国的电影业、电视业存在大量的经营不善和亏损,许多作品出版后无人问津,库存积压严重;而一些作品却不明原因地骤然获利。有统计表明,电影的生产近年来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国共生产了170部故事片,为近10年来之最,此后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们本应不断增加的观众都上哪里去了呢?近年来,火爆一时的传统文化娱乐业如歌厅舞厅等经济效益迅速下滑,成为亏损行业。这些现象说明,我国文化产业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着的文化消费需要。

  

还可以做另一种解释,即我国居民事实上已经实现的文化消费有相当一个部分没有被列入统计。目前音像界有一个被公认的市场容量计算方法,即根据居民的消费类视听技术设备的拥有量估算音像制品的市场容量。根据这种方法,我国居民目前大概拥有:电视3.5亿台、CD机1000多万台、VCD机3000多万台、LD影碟机500多万台、多媒体电脑1500多万台,等等。如果按照每个硬件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制品统计,据信每年音像产品的总销售额应有超过1000亿元的规模,但根据有关部门1996年的统计,我国的音像制品只有不足20亿元的正版收入,占总量的2-3%;根据1999年的统计,正版收入约有50亿元,即使由于政府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据信实际市场规模也应该在1500亿至2000亿左右。这方面的事实说明,有相当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正在流失。我们的文化市场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的结构性缺口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文化市场巨大的供求差别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和经济安全问题的隐忧。目前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已经达到9万亿元左右,银行存款约7万亿元,随着我国在住房、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们对文化、教育和娱乐的消费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无法填补的真空。加入WTO后,国外文化产业集团将可能以技术与内容的多重优势大举进入,迅速占领我国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有限开放"的政策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可能会在不长的时间里遭遇严峻挑战。

  

近年来,人们频繁地看到这样的数字: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根据媒体的报道,我国政府已经开始考虑允许一些国际知名传媒集团进入我国媒体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说明文化产业国际化的进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国文化市场已经暴露在国际文化资本的强大压力之下,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积累的经济和文化之果已经成为国际文化资本垂涎的目标。

  

(二)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面对巨量的市场需求,以及国际传媒文化集团大兵压境,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人们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这一点足令我们忧虑。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诞生于计划体制之下,长期以来既被行政体制分割又被各种政策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总体格局,表现出经营单位众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极度分散和不讲经济效益的突出特点。在文化市场迅速成型的今天,这些特点全部转化为弱点。

  

从人员规模看,仅以文化部所属文化产业机构为例。截至1999年,我国文化部下属的企事业机构共33.07万个,这里包括了艺术演出团体、影剧院、图书馆、群艺馆和文物保护单位,从业人员共166.15万人;当年国内演出场次是42.3万场;国内观众达4.69亿人次。文化娱乐业有机构17.47万个,90.3万人;文化市场其他经营机构9.7万个,23万人。这些单位的特点是大多机构较小,如文化部下属每单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从经营规模看,音像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音像制品的生产、复制单位近600家,每年生产正版音像制品(盒带、VCD、CD和DVD)两万种约2亿件(盘),平均每家企业年生产34万件,月生产不足3万;而销售单位约有7万个,每年全部正版音像制品销售2亿件,平均每个销售点一年不过卖3000来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图书批发零售业是另一个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属图书批发零售机构有13056个,2.3万人,营业收入只有5.45亿元,人均2万3千元左右,每天营业额为60来元。

  

资源分散和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在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中表现得极充分。我国新闻出版体制与传统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有共同特点:新闻出版单位必须是以一定级别的行政机构为"上级单位",并且建立在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这些新闻出版单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组;新的需求一般产生于新的行政机构,通过新的拨款来建立,同样先天不足。长此以往,新闻出版机构就随着行政机构的膨胀而膨胀起来。这些新闻出版机构大都规模狭小、重复建设、效益低下,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各有关方面一直在尝试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实验,但是基本状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

  

据1999年的统计,我国报纸有2038种、期刊8178种、出版社500余家,电台电视台3000余座。这是一笔经数十年积累形成的巨大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们自己不迅速对其加以整合、优化,转变其经营模式,增强其竞争实力,必然成为国际性传媒巨头的猎取对象。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传统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之间正在形成尖锐矛盾。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 1998年,我国政府职能部门不再直接办刊办报,退出出版经营领域,切断了新闻出版单位与各个政府机构的传统依附关系;2000余家报纸和8000余家刊物被"逼"上产业化运行的轨道。1999年,开始了传媒集团和多传媒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2000年,"传媒概念"走红股市,开始尝试传媒集团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后浪推前浪,从分行业的、局部的改革,逐步进入整体性改革的阶段。

  

但是,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困扰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基础是市场,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竞争,反对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垄断;我国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是按"条块"(地方和行业一纵一横)分割的方式设立的,目前尽管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实行"专业归口管理",但是,离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有相当的距离。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利用与行政机构的传统联系,利用企业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和意识形态功能,垄断资源,操纵市场,谋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业在做大以后,要做跨行业跨地区的资产重组甚至兼并,却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势下,在国际性"传媒汇流"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甚至在当地从事了一些跨行业、跨媒体经营。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我们也注意到,"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则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将结构调整与体制转型结合起来,仍然是个问题。

  

这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就与深层次改革问题相遇了: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具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其中的核心产业门类如传媒产业,既具有大众传媒的特点,又是党和国家的宣传渠道。如何基于这些特点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康发展,又保证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大胆开拓。

  

但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是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我党和国家确保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领导权的基础。应该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传统传媒制度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的实现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从以国家行政机制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转向以市场为中介的自主选择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发挥传统政治优势的新办法。因此,我们应特别注意研究调控文化市场发展的新体制、引导精神产品流通的新机制,以及活跃文化生产的新组织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文化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出现了全球性的"传媒汇流"和"放松管制"之后,由于文化内容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在重新考虑如何以新的产业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对待文化内容产业的问题。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确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对全球化的共同战略主题,将会出现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我们的政策制订人员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要求与文化原创能力不足之间形成战略矛盾,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实力

  

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是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是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世界上使用华语的人口为世界之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除在中国境内,还在东南亚、北美及欧洲的华人区具有广泛的影响。这应该说是中国的文化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最有利条件,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往中的最大消极因素。在经济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保持产品差异被认为是维持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力量的关键。文化产品的差异首先是来自价值观及表达手段的独特性的;文化差异也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和在赶超发达国家时可以依赖的比较优势。

  

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中国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举世公认。几千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文明发展,幅员辽阔的国土上还留存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还有各种类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观;图书馆、博物馆里保藏着数以百万计的艺术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国人的言谈举止、风情习俗、节日庆典中保留着大量有形无形的文化符号;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和播传。凡此种种,都为中国文化产品乃至其他可以负载文化符号的耐用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创新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

  

但是仅仅满足于此显然落后于时代。当今世界,文化已经具有原生形态、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新兴文化产业得益于资本市场和信息技术两驾马车拉动,才有了前所未见的高速度,才将大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和财富。我国正是在上述两个方面都显得被动和迟钝。

  

比如,文化旅游是将民族文化资源潜力化为产业实力的重要方式,旅游业在我国文化产业各门类中还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部门,但是,在该领域将文化遗产转化为产业的成功案例至今还极为鲜见。从多年前全国各地灾难性的"人造景观热",到近年来有关部门关于文化遗产所有权和管理权能否分离,市场机制如何引入问题上的多次争论,许多问题还没有进行彻底讨论,并转化为合理的政策法规。事实已经证明,凭空建造的主题公园永远不会有信誉,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则无异于破坏,正确的道路显然应该在这二者之间。但是,在如何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做到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推动了文化旅游,我们还未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针,因此而贻误了诸多发展的机遇。

  

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新兴产业基础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文化内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各国为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大规模地将文化遗产转换成数字化形态。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众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兰倡议下,欧盟国家开始启动一项多国框架性合作项目,名为"内容创作启动计划",文化遗产数字化被确定为基础性内容。我国的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因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启动(1996年)可以说动手并不晚,但直至目前,还没有形成国家发展战略,还没有将其上升为国家文化产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深层危机。

  

向数字媒体转移是将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为经济资源的必要步骤,实质上是为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条件,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国际性信息技术集团和文化传媒集团早已开始着手整合世界各国的数字文化资源,为开发新的世界市场做好准备;中国文化资源关系到对中国文化产品市场的占有,这块市场也为他们觑觎已久。1999年,美国大片《木兰》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文化资源已经经国际传媒资本之手转化为文化产品,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界的强大竞争对手;2000年五一节,我国经历了第一个"假日经济"高峰,敦煌洞窟壁画在大量游人参观的压力下"不堪重负",美国的基金会开始与我商谈"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同年,日本信息技术企业加速了与我国故宫博物院关于建立数字化多媒体网上故宫博物院的谈判进程。这两件事说明,发达国家已经借助经济与技术双重优势,开始谋求对我国文化资源的新一轮开发,这一动向值得我们关注。

  

(五)WTO规制与现行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之间的矛盾

  

WTO是一种法律体系和政策系统。WTO所形成的诸多协定、协议广泛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有关文化产业的规章条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规则,即《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则也就自然地成为各成员政府制定和执行国内文化贸易政策的文本基础,这就必然地要给这个国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带来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响。

  

我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90年代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今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章构筑起来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以及由这个系统建立起来的文化管理机制,包括:《文化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演出市场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基本上涵盖了现行文化产业领域。

  

然而问题是,现有的文化产业政策文本系统,基本上都是在两种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定和形成的,并不是为加入WTO、或根据WTO原则而制定的游戏规则,因此,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这就出现了现存政策的目的性与WTO对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我国不同领域里的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因此,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比较浓重。这样一来,在整个政策的价值规定、功能及政府对社会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分配中,应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较差。而所有这些都是与WTO贸易自由化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等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和内在的规则冲突。

  

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修订颁布已经在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规制对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于这些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体制和制度上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如行政垄断、市场准入、投资主体多元化、文化企业产权关系改革等,因此,旧有的矛盾不仅没有消除,还进一步激起了新的冲突。同时,由于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统并未因机构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合并而失去政策效能,还出现了新机构执行旧政策,"新瓶装陈酒"的现象。在有的地方和领域,文化行政权力在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的名义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这种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不仅没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础,反而获得了新的支持。

  

我国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已经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于缺乏政策系统的创新支持,预期的改革效果并未出现,于是政府也就难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战略转变。对中国来说,顺利进入WTO的关键是实现制度创新和政策系统创新的有机联动,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层面上不能实现整体性创新,我国文化产业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也就可能并不是那么乐观的。

  

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而且目前还处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还是体制性的。任何国家的产业政策的基点都是两个,即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更何况我国的文化产业是生存和成长于一个更为特殊的环境中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今天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认识,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将影响着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并还会进一步影响我国整个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共识,但是一个真正合理的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才开始,目前我们更需要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

  

按照GDP年增长率7%计算,到2005年,即"十五"计划完成时,我国的GDP将达到14000多美元。而以2000年6000亿人民币的产值为基数,按我们一些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对"十五"规划设定的较保守的增长速度12%来推算,至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可能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甚至更多,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来看,这一目标是可能实现的。但是,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全球化,我国已经加入WTO的今天和不远的未来,谁将有能力获得这个文化和经济嫁接而成的硕果呢?谁将是这个巨大的市场的成功者和受益人呢?

  

文化产业在中国合法化过程的完成,仅仅标志着真正发展的开始。我国的文化市场规模巨大,产业发展还刚刚起步,存在大量的问题,只有从各方面对其加紧进行合理化设计与规范才能使其健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对文化产业合理化进程的总要求是,既考虑到加速发展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作用,又要考虑文化体制改革与国家整体性深度改革的相关性;既考虑到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准入机制,又考虑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建立安全可靠的经营体制;既要迅速健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和法律系统,理顺各种文化产业政策关系,又要重新审视文化市场的现代伦理原则,构建文化政策与法规的价值基础。

  

我们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合理化发展总趋势不会变,但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还是会有各种不确定因素,使这一进程出现某种曲折变化。根据目前的观察,未来几年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向总体上将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全面展开,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态势进一步突出,中央和地方文化产业规划和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

  

九五后期,全国已有相当部分省市完成十五乃至未来十五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把文化产业当作了支柱产业。2002年起将是这些规划付诸实施的第一年。随着这些规划的全面实施,文化产业在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在体制性改革滞后的情况下,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将在各个方面全面展开,地方战略利益、地方保护主义,将会以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来演示其合理性,表现为市场的争夺与反争夺、进入与反进入、合作与反合作、整合与反整合等。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态势存在着被进一步拉大的可能,南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矛盾冲突会进一步突出。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对各地区文化产业发挥指导性作用的同时,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自主性选择倾向将更多萌生,文化产业的"圈地运动"将与国家文化产业整体布局思路构成较大的对接困难;若干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将最可能在那些最先发动并且已经获得站位优势的省份和大城市出现,"拳王争霸"将不可避免,全国性文化产业布局结构性调整的基本思路的贯彻将会遭遇一定困难。

  

(二)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运动加速,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将带动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数字化文化产业将成为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趋势

  

我国文化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将是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将是以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市场整合,以转变经营模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效益增长实现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的目的。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引领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力量。

  

信息技术产业将在十五期间以25%到40%的速度增长,成为带动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提升的最大亮点,这一产业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巨大关联效应将在未来几年充分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娱乐业将出现"在线文化娱乐业"和"离线文化娱乐业"的新的产业分野。歌厅、舞厅、游戏厅等传统主流文化产业类别将让位于数字电视、数码电影、宽带接入、视频点播、在线游戏等新型文化产业群。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性信息技术产品拥有率的进一步上升,将导致对各类信息文化消费品需求的迅速增加,培育出一个又一个新兴市场。各类"数字标准"的竞争,将成为2000年至2001年关于宽网准入之争后最具战略意义的竞争。信息文化产业的硬件竞争将转移到更为决定生存与发展命运的软件和内容之争。网络业在遭受2000-2001年的"寒潮"之后将呈现复苏之势,文化信息业和文化电子商务将异军突起,中国文化产业的新型构架系统将在这个过程中被锻炼成型。

  

(三)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将在其核心领域--传媒业中获得重大突破,从而带动文化产业各行业的改革全面深化和走向融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实质性的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兼容性格局将基本形成

  

九五期间,以政府为第一推动力,在文化产业各行业组建了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集团,其中各类传媒类产业集团最为引人注目。这一发展趋势将继续。随着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有线电视网互动融合得到实质性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领域成功的改革经验与国外传媒体制创新的有益做法在传媒改革领域被成功地借鉴,我国传媒领域的制度创新过程将加速,原有的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和许可证制度将有可能为新的登记制所取代,原有的行业壁垒将有可能被软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实质性的发挥。

  

例如,根据国际上一般发展规律,我国广电体制改革将会进一步深化,为中国的节目制造或内容制造业腾大空间;直接进入媒体的竞争模式,将逐渐为直接控制节目所取代;节目供应商的出现及节目供应"寡头"的出现,将形成真正的内容产业,改变现在媒体产业竞争的格局;媒体汇流将演变为文化产业多形态汇流。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兼容性格局将基本形成,市场失效和政

行业发展活力评价指标(行业发展活力评价指标包括)


复制成功